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\ NEW / 懷舊菜脯草仔粿,新上市!
\ HOT / 端午粿粽熱賣中,綜合組$999免運!
\ NEW / 懷舊菜脯草仔粿,新上市!
\ HOT / 端午粿粽熱賣中,綜合組$999免運!
\ NEW / 懷舊菜脯草仔粿,新上市!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上週末參加了徐仲老師的草仔粿工作坊,
身為粿編,怎麼能錯過呢?
活動中,老師分享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:
在工業化與全球化興起之前,人們習慣就地取材,
順應季節、利用身邊可得的食材及資源。
草仔粿不只是米食文化的一部分,
它更承載著土地的記憶,與當地的氣候、時節、地理環境,甚至族群文化緊密相連。
✨ 從墊葉的選擇,可以分辨這款粿來自海邊還是山區;
🌿 從揉入的植物,也能看出它是客家風味還是閩南風味;
🥢 而千變萬化的內餡——蘿蔔絲乾、蘿蔔乾、新鮮蘿蔔絲……更是土地多元的展現。
在台灣這個小小的島,除了草仔粿本身的多樣性,
他還有許多近親、遠親,
像是七種植物做成粿皮七夕粿、以香蕉葉包的包仔粿
還有按啦粿、茶粿等等各式各樣的粿製品
這次課堂上,老師特地從南到北帶來四款草仔粿,
每款的粿皮、內餡、炒料皆不相同,完整呈現出草仔粿的多元樣貌。
當時,我腦海裡突然浮現前陣子在超市看到的機器製造版草仔粿——
外觀雖然有壓龜模,卻少了那份手作的層次與溫度,
比起草仔粿,更像是壓模製成的包餡麻糬。
這種「變形」的草仔粿,與各地手工製作的口味,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💭 當吃粿文化逐漸流失,若在地粿行的手藝無法延續,這份美味終將成為時代的記憶。
如果家中附近還有好吃的手工草仔粿,真的要好好珍惜~~~
若沒有,也可以試試我們的——
✔ 傳承古法米漿濕磨工藝,保留最純粹的米香
✔ 嚴選彰化小農日曬菜脯米,讓內餡更有層次
✔ 艾草、鼠麴草粿皮的微苦回甘,搭配鹹香內餡,吃出記憶中的滋味
順帶一提——
為了找回奶奶做的蘿蔔絲口感,
我們的採購姐姐特地在市場裡詢問,結果卻發現——
🔍 現在市面上的乾蘿蔔絲,大多來自中國進口,
☀️ 台灣自己曬製的菜脯、菜脯米已經非常稀少,
甚至北部知名的草仔粿店,也坦言使用進口的菜脯米。
我們相信選用優質的食材,才能呈現食物最原始的美味!
關於我們
✦ 門市地址
林貞粿行|創新台灣傳統米食概念店
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二段172巷12-2號
聯絡電話:02-2598-2956
✦ 工廠地址(工廠無提供販售服務)
新北市新莊區建國二路52號
(米棋食品有限公司 6680006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