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|創新台灣傳統米食 - 林貞粿行
#七日誌
夢幻中秋禮盒大集合! 中西人氣甜點 自用送禮一鍵搞定
林貞粿行今年推出的中秋禮盒「夢遊派對 Dream Walking Party」中,靠著經歷三代傳承的製粿技法,特製匠心獨具的「米鳳梨酥」和「米冰心月餅」,口感令人超乎想像。
米鳳梨酥的米餅皮相較一般餅皮吃來更加酥脆香醇,兩款內餡也是全新食感,「招牌腰果米鳳梨酥」內餡使用國產金鑽鳳梨與鳳梨果乾原片,加入脆口的手炒腰果碎粒,香氣十足、酸甜不膩。「金沙肉鬆米鳳梨酥」則是選用傳統工法烘炒的古早純豬肉鬆,巧妙地搭配入口即化的鹹蛋黃,吃起來鬆脆醇厚,涮嘴到不行。
而米冰心月餅「茶香雙餡冰心粿子」外皮是用糯米和綠茶揉合製成,一口咬下冰涼滑順,茶香餘韻在口中,內餡是自製的美味奶皇醬,揉合鹹蛋黃,鹹甜共治,完全不會覺得膩。
#TaipeiWalker no.291
傳承三的的美味工法,讓吃米食也可以是很潮的事!
在迪化街二段巷子內的林貞粿行,從第一代林貞做學徒、民國53年自己開店開始,到第二代林裕強、林家慶兩兄弟經營,到現在第三代接手,至今已經擁有近60年歷史,店裡每天出產的粿製品就有9成供應到雙北市50多家市場。
林貞粿行專做各式蘿蔔糕、粿、年等傳統食品,如今傳到第三代,仍堅持使用傳統製粿技法,嚴謹的工序加上生產環境的改良,以「米」為基底,開創許多新式口味;在產品視覺設計上,以細緻工法融入食材元素,創造出味覺和視覺的雙重饗宴,讓新一代的人們可以重新認識屬於在地「食」的文化,發現過往的美好滋味,並且融入在我們生活的土地和記憶之中。
在林貞粿行各式米食糕點中,可以嚐到大量原型食材展現出的迷人色彩和風味,像是南瓜、頭等台灣當季食材帶來的新鮮風味,翻轉人們對於傳統米食的印象,讓人覺得傳統米食也能很有質感,吃米食也可以是很潮的事!
#ETtody
端午換新口味!傳統老粿行推抹茶紅豆粿粽
端午節是不是有點吃膩了傳統的南北粽呢?今年來自大稻埕迪化街的傳統老粿行「林貞粿行」推出了創新的粿粽,用抹茶與紅豆來做粿粽,也用當季甲仙芋頭作成秘製餡料。而新東陽今年則是推出兩款植物肉粽,顛覆大家對素粽的印象。
客家粿粽又稱粄粽,與一般粽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直接將米包入,而是使用糯米粉加水揉製成米團,做成像粿一樣的外皮,粿粽吃起來的口感Q彈又不失傳統端午的氣氛。林貞粿行推出的「一抹紅月」新口味就是使用純糯米磨成粉,再揉和日式抹茶粉製成外皮。內餡是黑糖蜜漬紅豆,不只有綿密的紅豆泥,還吃得到完整的紅豆和薏仁,以及白玉粉粿。
#七日誌
驚喜創意VS.傳統口味 夢幻甜粽看這裡
發跡自大稻埕的「林貞粿行」,2020年10月開始,開啟網路商店,以傳承三代的製粿技法,透過創新的米食產品以及嶄新的設計,讓新一代的人們可以重新認識米食文化。
今年端午節特別推出創新版的「粿粽」,其中甜口味的「一抹紅月」(白玉抹茶紅豆粿粽)的外皮是使用純糯米磨成粉,再揉和日式抹茶粉製成,每一口都品嘗得到茶香,內餡是黑糖蜜漬紅豆,不只有綿密的紅豆泥,還吃得到完整的紅豆和薏仁顆粒,加上Q軟有嚼勁的白玉粉粿,不儘口感更為豐富,也帶來甜而不膩的效果。
#TAIPEInavi
2021年の端午節はこう楽しもう!
大稻埕迪化街にある、粿(米をペースト状にして蒸し固めたもの)の専門店「林貞粿行」からは、客家粿粽(別名:粄粽/客家ちまき)が販売されています。一般的なちまきとの最大の違いは、もち米と水を練り合わせて作っている点。独特のもちもち食感が味わえます!
「一抹紅月(白玉抹茶紅豆粿粽)」は抹茶、アズキ、白玉が入った和風ちまき。「豬圓玉潤(香芋豬肉丸粿粽)」はタロイモ、肉団子が入った変わり種ちまき。
#WOO.OH
不一樣的肉粽!換換口味的端午禮盒可以這樣送
由林貞粿行推出的端午限定的粿粽
,以甜鹹2種口味作為綜合禮盒的代表。
推薦1:一抹紅月(白玉抹茶紅豆粿粽)。
抹茶外皮包覆黑糖蜜漬的紅豆和薏仁餡料,中間還夾上Q彈白玉粉粿,夏天最冰涼的嚼勁滋味。NT.630元/8入。
推薦2:豬圓芋潤(香芋豬肉丸粿粽)。
當季甲仙的拔絲芋頭,包裹手工揉製的豬肉丸,透過酥炸工法,鎖住這鹹香的滋味,是芋頭控必吃粽子。NT.630元/8入。
#Barney'sTalk 巴尼播起來
三代傳承製粿,傳統與創新激盪
來到早餐店,你有幾次會點蘿葡糕呢?如果在早餐店碰巧遇到第一次來台灣玩的外國人,你又要如何向他解釋蘿葡糕呢?是「蘿蔔mix米」還是總之先「delicious」?如果你對蘿蔔糕、粿類的大小事如數家珍,請務必多多介紹給親朋好友,我相信很多人是距跟小編一樣一知半解的。如果你也不熟悉台灣的米食文化,那也沒關係,從現在開始跟著小編一起探索這個有趣又好呷的世界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