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英文介紹 —— 15種台灣道地小吃

紐約知名餐廳 momofuku 的創辦人 Dave Chang (張錫鎬)曾在自己的 podcast 節目提到探索美食的旅行最該去哪裡,他出人意料地回答了「台北」,他認為以外國的眼光來看,台灣美食的價值是被低估的,但究竟為什麼呢?

在美國流浪多年的粿編歸納出三個原因:

1. 台灣的國際知名度:
常會在旅遊節目像是 TLC, Food Channel中看到許多關於亞洲各個國家的形象廣告,短短20-30秒內從充滿在地風情的建築文化、令人垂涎欲滴的傳統美食到呈現多樣人文特色的藝術表演等。即使對於熟悉亞洲文化的粿編來說,都想立刻下訂機票去體驗一番,反觀位置鄰近的台灣,粿編幾乎沒有在當地任何電視台中看到宣傳台灣文化和觀光的廣告。 

2. ROC 還是 ROPC:
許多人會誤以為台灣在地理上是中國的一部分,或是常常將台灣與泰國混淆。在這裡補充一個小知識,若從國外寄包裹或明信片回台灣,絕對不要假會的在寫下Taiwan後補上R.O.C,這樣反而會更容易被送到對岸。

3. 一言難盡的身份認同:
台灣小小一塊土地上集結了多元文化、複雜的殖民背景及特殊的政治關係,容易讓新生代的台灣族群產生對於民族與國家認同、歸屬的自我質疑。近年來,台灣文化(或所謂台式美學),致力於保存台灣傳統技藝、語言、文化的有志者不在少數,粿編則認為飲食文化是最可以代表多元文化融合的例子,那究竟甚麼是台灣味呢?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,未來粿編會繼續與大家分享喔!


說了那麼多就是希望台灣的美食能被推廣出去,當你想要推薦外國朋友台灣的美食,卻發現好多英文都不會說時該怎麼辦?今天粿編就要來帶大家認識如何用英文介紹台灣美食!

  1. 蚵仔煎 Oyster Omelet
    蚵仔煎是粿編的最愛之一,每次經過夜市都要來上一盤熱騰騰的蚵仔煎搭配甜甜的粉醬。oyster 是蚵仔(小顆)、生蠔(大顆),但什麼是 omelet 呢? Omelet有點像台灣的烘蛋,但是不會煎到褐黃色,而是讓它保持蛋黃般的金黃(French omelet),通常omelet會加入香草或是起司,蛋液在烹煮前也會加入奶油或是鮮奶油,讓質地更加柔順,這樣看來蚵仔煎翻譯成oyster omelet也算是十分到位。 其實只要找出與對方飲食文化中相近的食物,再告訴他們作法或是食材上的差異,外國朋友就能輕鬆理解囉!

     

  2. 滷肉飯 Braised Pork Rice
    提到台灣銅板美食,就不能不提其中的王者–滷肉飯。Braising 是一種基礎的廚藝技法,藉由低溫烹煮液體,然後將煎過的肉(或是其他烹調方式上色)加以燉煮。中文的燉煮可以指braising 和 stewing,然而在英文中兩者則稍有不同,braising通常是指大塊肉的燉煮,而stewing 則是將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在鍋中進行烹煮。此外,braising在許多菜色中會把烹煮的液體收汁,並當作醬汁佐料。若以肉的大小來區分,滷肉飯應該要使用stewing 而非braising,然而因為習慣,大多人還是稱滷肉飯為braised pork rice。

     

  3. 臭豆腐 Stinky Tofu
    以下粿編歸類出3種美國人討(不)厭(敢)吃的食物:
    (1) 口感陌生,尤其是黏軟的口感。
    (2) 部位嚇人,像是內臟、有眼睛的魚、雞爪。
    (3) 味道難聞,像是臭豆腐、榴槤、藍起司。臭豆腐屬於上述的第3點,因此毫無懸念地成為外國朋友來台灣最想「挑戰」的食物之一。

     

  4. 蘿蔔糕 Turnip Cake / Radish Cake / Luo Bo Gao
    蘿蔔糕的英文眾說紛紜,其中 turnip cake 的使用最為普及。在先前的文章中曾分析過 radish cake 比 turnip cake 更加精確的原因,不過使用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溝通,所以粿編覺得讓人理解的重要性大於正確性!

  5. 湯包 Soup Dumpling
    湯包的命名十分直白,在國外也是眾所皆知的美食。只要是薄皮包裹餡料的麵食,無論是鍋貼、湯包、水餃,在英文中都是翻成 dumpling。如果真的有人不知道,可以告訴他們就是亞洲版本的 ravioli (義大利餃),在知名的節目 《Ugly Delicious》 中,就有一集內容是比較義大利菜與亞洲菜的不同,其中 dumpling 和 ravioli 就是很有趣的比較!而在 dumpling 前加上 soup 除了可能是中文直翻外,也可以想像成吃湯包的體驗!

     

  6. 鹹酥雞 Taiwanese Fried Chicken
    以各國都有的食物來說(例:炸雞、烤肉),用國家名、地名加上菜名是最能體現當地文化的方式。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,燒臘的烹調方式其實和 BBQ 很相似,皆採用煙燻、烤、悶的手法,所以燒臘的英文就是 Chinese Barbeque;台式鹹酥雞在調味上和搭配上(炸九層塔、蒜頭)來說都獨樹一格,因此稱為 Taiwanese Fried Chicken 十分貼切。

     

  7. 珍珠奶茶 Bubble Tea
    近年來珍珠奶茶在美國颳起了一陣旋風,尤其在西岸大受歡迎。珍珠、粉圓在飲料中圓圓的形狀,看起來就像泡泡,因此叫作 bubble tea。珍珠的口感對於美國人來說雖然陌生,接受度也見仁見智,不過邊喝邊咀嚼的飲料對於他們來說是新奇又特別的組合。

     

  8. 蔥油餅 Scallion Pancake
    Scallion 是青蔥、pancake 則是鬆餅(不是格子鬆餅 waffle 喔!),青蔥鬆餅怎麼會是蔥油餅呢?其實兩者的不同點在於形狀和做法,蔥油餅由麵糰揉擀出來,而鬆餅則是麵糊製成。粿編在美國唯一吃過的蔥油餅是張錫鎬先生 Momofuku Ssam 餐廳的烤鴨捲餅,其中的捲餅就是用蔥油餅代替。

     

  9. 虱目魚 Milkfish Porridge / Milkfish Congee
    牛奶魚是什麼?這個名字源自虱目魚雪白和高質量的蛋白質。porridge 是以液體烹煮有澱粉性質的穀物,因此 Chinese Rice Porridge/Asian Rice Porridge 就是 congee。外國人知道 porridge 卻不一定知道 congee,因此使用 Milkfish Porridge/Milkfish Rice Porridge 更容易讓他們理解,不過 Milkfish Congee 才是更準確的說法喔!

     

  10. 刈包 Gua Bao / Pork Belly Buns
    Gua Bao 取自刈包的音譯,刈包亦稱為割包。《菜鳥新移民》(Fresh Off the Boat)的主角原型黃頤銘(Eddie Huang)在紐約的餐廳 Baohaus,就是專門販售創新口味刈包的餐廳,當中的菜單就是使用 bao;也有餐廳使用 buns,bun 在英文是小餐包,小餐包切半夾入奶油和刈包夾入餡料的方式如出一轍。這樣看來,翻成 Pork Belly Buns 也挺合理的。
      

  11. 甜不辣 Taiwanese Oden (Tian Bu La)
    和台式炸雞相同,取自相似的烹調方式加上地名,oden取自關東煮的日文,雖然並不是大家都知道oden是什麼,但是了解關東煮就可以了解甜不辣,因此在介紹甜不辣時,也可以順帶介紹關東煮。

     

  12. 肉圓 Ba Wan/Fried Mega Dumpling
    就像是刈包音譯、意譯都有, 有趣的是 Ba-Wan 是直接從台語翻譯過來,可以順勢成為介紹時的小亮點。肉圓的另一種說法是 Fried Mega Dumpling,粿編認為這個翻譯翻得十分可愛,mega 是巨大的意思,用水餃來泛指所有包餡的食物,可以說是介紹台灣美食的偷吃步,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。

 

  1.  刨冰 Shaved Ice Mountain
    炎炎夏日來上一碗刨冰,可說是一大享受。‘shaved ice mountain’ 對於不知道刨冰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畫面感的形容,‘shave’ 是削的意思,把冰削薄成山的形狀,不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刨冰嗎?粿編在美國第一次吃刨冰是在紐約的 Meet Fresh(鮮芋仙),印象中有三、四位紐約客經過,瞪大了雙眼看著我們桌上的刨冰,還有一位可愛的大叔對我們比起了大拇指。當時我們一群人開玩笑,如果在紐約開間夏天賣剉冰冬天賣羊肉爐的店,生意肯定很好。

     

  2. 牛肉麵 Beef Noodle Soup
    在美國有一道‘chicken noodle soup’ 的翻譯和牛肉麵相似,且就像牛肉麵一樣是國民美食,相信對熱愛享用牛肉的美國人來說不失為一個嚐鮮的選擇。‘chicken noodle soup’ 一定要使用捲心麵才道地,而 ‘beef noodle soup’ 無論是口味或麵條的選擇都更加多元。

 

  1. 麻糬 Mochi
    Mochi 是從日文來的音譯詞,但在台灣到處可見的麻糬,到了美國可以說是成為了大魔王,榮登粿編同學們最不敢吃的台灣小吃第一名,甚至還有許多人在咬下去後,直接吐出來。(是的,他們真的當場吐出來)
    比起珍珠、粉圓,麻糬更加軟Q,但對於不習慣這種口感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大挑戰。 雖然如此,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這樣子的口味或口感美味又新奇,可說是正反評價最極端的代表。(在當地的亞洲超市/華人超市可以找到麻糬冰淇淋,因為冷凍後失去了軟Q的口感,所以接受度比起常溫的麻糬來得高)


最後粿編總結一下,翻譯台灣美食的方式有許多種,原則有三 :

1. 兩種文化中相似的食材、食物,會採用半意譯的方式。(ex:  pork belly buns, scallion pancake)

2. 字面上的音譯與意譯。 (ex: beef noodle soup, stinky tofu, braised pork rice) 

3. 相同的東西,隨著當地作法而有不同形式,會直觀的加上地名。 (ex: Taiwanese fried chicken, Taiwanese Oden) 

記住這3個原則,看到不知道怎麼翻譯的食物也可以自己先翻翻看,再去搜尋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