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台灣的農耕以原住民的小米為主,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,直至大量演漢人移民引進在來米,日漸發展出具有區域與文化特色的製粿習俗。台灣漢民種植稻米最早記載於明朝儒生陳第的「東番記」,到了日治時期,台灣引進日本稻米品種,磯永吉博士更成功培育出新品種蓬菜米。經過不同殖民文化的洗禮,稻米在台灣落地生根造就出今日多元富饒的米食文化。

 

然而說到粿,我們卻是陌生的。草仔粿,紅龜粿還算是泛泛之交,多少都吃過幾次,而油蔥粿,芋粿巧就尴尬了,雖說是點頭之交,卻連名字怎麼念可能都不太有把握。大概就是陪阿嬤散步的時候,偶而會出現的阿嬤的朋友,微笑,打招呼,一轉身又忘了有這回事。

不過呢,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,其實還是早餐桌上的蘿蔔糕。

來到早餐店,你有幾次會點蘿葡糕呢?如果在早餐店碰巧遇到第一次來台灣玩的外國人,你又要如何向他解釋蘿葡糕呢?是「蘿蔔mix米」還是總之先「delicious」?如果你對蘿蔔糕、粿類的大小事如數家珍,請務必多多介紹給親朋好友,我相信很多人是距跟小編一樣一知半解的。如果你也不熟悉台灣的米食文化,那也沒關係,從現在開始跟著小編一起探索這個有趣又好呷的世界吧!

 

#台灣不只有珍珠奶茶和鳳梨酥
#粿代表的台灣文化意涵

>>> 到Barney's talk了解更多台灣粿故事!

首頁- Barney's Talk